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荐】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我很喜欢看有关美食的电视节目,自从《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我总是会抽出时间来观看,看各种美味在人们的舌尖上尽情跳跃,因为它们是最原始、最淳朴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带领我们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品尝了各地的拿手好菜,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些美味不是出自哪位烹饪大师,也不一定是多么珍贵的菜肴,但这些美味却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原始、最朴实的美味。他们的那些烹饪方法都非常巧妙的保留了食物最初的味道和鲜美,他们用的食材也是最新鲜、最原始的。
《舌尖上的中国》还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领。大山里的人们会把春笋、野菜和各种菌类烹饪成一道道美味,丰富了他们的饭桌。海边的人们会去捉最不起眼的沙蟹,经过清洗、磨碎、调味、发酵后,做成美味的沙蟹酱。人们总是能够把握住他们当地的天然食材,当然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也要去保护生怸的平衡,让这些美味更久远一些。
影片里还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很感动。有一个新疆小伙子,他的弟弟就要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了,他做为哥哥想给弟弟准备一个礼物,他来到已经看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去摘的蜜蜂窝底下。因为这个蜂窝长在一棵很高的树上,这个蜂窝特别大,要摘下来非常危险,一不小心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弟弟要离开家乡去上学了,他想摘下来让弟弟品尝蜂蜜的甜美。他用一根藤条绑住自己,再把藤条拴在树上,他一步一步小心地爬着,他爬了3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树冠,因为蜂窝上有很多蜜蜂,他早有了准备,点燃手中拿的树叶放在蜂窝上,把蜜蜂烧死后摘下了蜂窝。回到家后,他们一起吃着辛辛苦苦换来的美味,兄弟俩很高兴。哥哥对弟弟说:“在学校一定要认真、刻苦的学习”。我相信弟弟也一定懂得了每份甘甜都来之不易,他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看了这个节目,让我也好想去每个地方旅行,去品尝天下的美食。最后也感谢这个节目组的所有人员,是他们的辛苦和付出,让这个节目带我们去感受了这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时代,人们吃的东西也是不同。人们说:“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从舌尖上去看中国。
奶奶——麻烦的粮票时代
在我奶奶的那个时代,资源紧缺。什么东西都要靠相应得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才能换取物资,并且要到供应站才能领到。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据奶奶回忆:一次过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应站换些粮食。这时,正值排队高峰,供应站门口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领到了。可这个时间别说是午饭了,就连这年夜饭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而这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呢?腌萝卜、腌白菜,几碗稀粥,中间放一个盐罐子,就凑成了一桌“别具一格”的年夜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说到这儿奶奶发出了感概。
妈妈——“奢侈”的小康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锅清粥也被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所替代。我听妈妈说:到了80年代后期,在“饮食大舞台”上粗粮“退了休”,细粮成了“配角”,人们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晋升“主角”。还有更另类的:什么蛇、鼠、果子狸纷纷出笼……
我们——饕餮的营养时代
到了我们这一辈,鲍鱼、鲈鱼等“土豪式”食物已举行了“闭幕式”。人们对养生又多了一重认识,个个都追求起“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来。粗粮重新“上岗”,颇受人们青睐。乳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巅峰!怎么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今天,人们吃着并选择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在21世纪清醒而大步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 ……此处隐藏5735个字……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这些记忆,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家人那里却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全都藏在了那一锅汤,一碗面条,一片肉里。
在日益剧烈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人类以及负责人类生存的食物在加速流转。片中徐徐展现的一幕幕画面,则让我们的心灵舒缓了下来,也唤醒了我们对儿时生活的记忆。与口水一起流出来的,是泪水,还有对儿时生活的深深眷恋。无论人们走多远,在脑海里,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看着那些辛苦勤劳又朴实无华的国人为了生计奔波,远走他乡,背着行囊渐渐离去,竟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悲伤和凄凉涌上了心头。
或愁或喜或怒,对于感情的认知人类与生俱来;或咸或甜或辣,对于滋味的感觉人类也从未忘记。它就像是春日里一场小雨,温凉适度,沁人心脾,让人顿时冷静,也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次脚步会走到哪里,也不知道下一站食物的脚步会走到哪里。美食离我们的距离究竟是远了,还是近了?没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家的味道永远都是一种羁绊,一种力量,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啊。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3《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非常好的美食节目,当然我也不会放过这本书。我不仅是被,书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从美食中体会到人生百态。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往往会成为味觉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当你怀念故乡时,家的味道也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家常》这一个章节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烧肉,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味觉与嗅觉的盛宴,还会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朴的爱。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并不富裕,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他们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就是他们的家。
我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章节里,有许多内容,其实与红烧肉并没有关系,和总是与食物本身不一样,偷偷在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五年来,父亲从没有来过上海。”我在这里会感受到,父亲争取每分每秒挣钱,想让紫玉过上更好的生活,表达出了无私的父爱。“五厘米厚的笔记已是第四本,女儿的专业课,妈妈从未缺席过。”妈妈记得如此细致的笔记,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期望,也代表着细腻入微的母爱。这样普通的红烧肉,凝聚了一家人的爱,我们家也是如此。
时间很快过去了,哥哥越来越大,已经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准备丰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时,冷漠的哥哥才会找回一点热情,家里也会找回更多的温暖。
就像书中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今天老师上了两节课,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冲击!一开始我陶醉在诱人的美食中,后来我低头看着对劳动人民的敬仰,最后我感叹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化!
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诱人的美食,要引起我们的兴趣,要仔细聆听每一种美食的魔力和诱惑力。本片中有详细的介绍,每种食物的具体做法也急于讲述。让我们一起看,一起惊叹,哪怕是用口水。一边看美食,一边被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深深打动!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汗水。就像挖竹笋一样,有经验的劳动人民知道什么时候竹笋最新鲜好吃,在哪里挖竹笋,挖完竹笋后如何保护好竹根。知道如何保存竹笋。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世界上出现了各种美味的食物。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每一种食物都能完美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真心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也感叹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习俗一样,除夕夜,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亲手做好吃的。这个习俗代代相传。虽然在当今机械化社会,自己动手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也希望这种文化不要在这里消失,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再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他们不得不离乡背井,用体力换来一些钱。就像电影里的挖藕兄弟一样,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省嘉鱼县,挖一种长在水里的美味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爱,我也希望我们作为人类,不要目光短浅,不要被肆意虐待!从他们兄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努力和单纯。他们说在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觉得那些藕是自己亲手挖出来的!这说明他们有多简单。现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但我们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汗水从劳动人民身上流下来。当我们享受桌上的每一道美味时,我们应该想到那些勤劳的人们,感谢他们的双手,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虽然只看了两集,但这两集让我受益匪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星期六晚上,我收看了cctv第二频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1集》----自然的馈赠,其中“凿冰捕鱼”的纪实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
“凿冰捕鱼”主要介绍了鱼把头石大爷率领渔民在东北查干湖获得“自然的馈赠”的经过。所谓“凿冰捕鱼”就是在冰上打个洞,将绞盘固定在冰面上,通过牲口的拉力,将长达2千米的渔网放下去。至于放在什么地方,全凭鱼把头的丰富经验做出准确判断。定位不准,就捕不到鱼群。鱼把头石大爷从15岁起到现在77岁,一直“没离水,没离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渔民中有很高的威信。
这次“凿冰捕鱼”,天气极冷,寒风嗖嗖,石大爷穿上了羊皮袄,戴上了狗皮帽。这样的低温,鱼群会在冰下聚集不动,如定位不准,就捕不到鱼群,一无所获。五匹马儿在不断地围绕着一个绞盘奔跑,渔网缓缓地放入冰下水中,渔民们各自干着活,不讲话,焦虑和紧张弥漫在冰面上。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令人感慨的一幕发生了,一条条肥大的鲢子鱼在渔网里拼命地跳动着、挣扎着,渔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捕上来的鱼每条重量都在2公斤以上,没有一条小鱼,这个秘密只有鱼把头知道,这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季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未成年的小鱼被人为地漏掉,所谓“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被上天厚爱的人群,又一次获得了馈赠。
观看了这个纪实片段,我深有感触。在什么地方凿冰放网,是能不能补到鱼群的关键,这完全取决于鱼把头石大爷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石大爷的经验是哪里来的呢?60多年的辛勤劳动不断总结来的,这是他作出准确定位的保证,否则,就不可能延续自然的馈赠。我们学习同样如此,平时多读书、多练习、多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聪明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我要牢记并践行这个真理。